-
临旱6号产品性能
品种来源:晋麦47号/晋麦60号
主要性状:弱冬性,中熟,成熟期比对照洛旱2号晚1天。幼苗匍匐,分孽力强,苗期叶片细长,拔节迟,两极分化慢。株高76厘米左右,株型较松散,茎秤蜡质,成株后叶片宽大,红叶耳,穗层整齐。穗长方形,长芒,白壳,白粒,半角质,饱满度一般,黑胚率1.0%。平均亩穗数37.3万穗,穗粒数31.2粒,千粒重39.1克。抗倒性一般。抗旱性鉴定:抗旱性较差。接种抗病性鉴定:中感黄矮病、秤锈病,高感条锈病、叶锈病、白粉病。
品质分析:
2004 年、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:容重790克/升、766克/升,蛋白质(干基)含量14.39%、14.07%,湿面筋含量30.9%、30.2%,沉降值31.6毫升、35.0毫升,吸水率59.0%、58.0%,稳定时间2.6分钟、3.4分钟,最大抗延阻力148E.U.、191E.U.,拉伸面积33平方厘米、50平方厘米。
适应性:
2004~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335.0公斤,比对照1晋麦47号增产6.3%(不显著),比对照⒉洛旱2号增产4.7%〈不显著);2005~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404.1公斤,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6.0%(极显著)。2005~2006年度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390.8公斤,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6.2%。
栽培技术措施:
适宜播期10 月上中旬。每亩适宜播种量7~10公斤。及时防治锈病、白粉病和蚜虫,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。适时收获,防止穗发芽。
种植季节:
适宜播期10月1日-10月15日
适宜种植区域:
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、陕西渭北的旱肥地及河南西北部、河北南部、山东中南部的旱地种植。
风险提示:
◆请将种子放置在低温、干燥、通风处保存,注意防潮、防虫蛀、防高温、防雨淋、防重力挤压等,同时勿与化肥近距离存放。
◆品种因受种植地域、种植密度、土壤肥力、管理水平的不同及温湿度等因素影响,其产量水平、株高等性状会有所不同,因此本包装袋标注数据仅供参考。
◆条锈病和叶锈病等病害高发地区或年份慎用。
◆土传病害发病地块,建议播前药剂拌种。
◆本产品遇低温恶劣气候影响可能导致冻害。可通过冬前镇压、水肥管理,提早冬浇来预防冻害发生。遇高温可能发生干热风,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一喷三防。
◆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,请妥善保管购种凭证。
◆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品种说明书,按该品种栽培技术要点适时、适量播种和管理。
◆因气候、土壤等自然因素或栽培不当等非种子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失,本公司不承担责任。
◆本包装可装不包衣和包衣两种种子。不包衣种子为小麦本色,无毒;包衣种子为红色低毒(种衣剂成分:五氯硝基苯10.0%,辛硫磷5.0%),含有毒物质,严禁用该袋包装食品,若有中毒现象(如头昏、呕吐等),应服用阿托品解毒并及时就医。
产品规格:25kg -
山农20产品性能
主要性状:
半冬性中晚熟品种,成熟期平均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。幼苗匍匐,分孽力较强。区试田间试验记载越冬抗寒性较好。春季发育稳健,两极分化快,抽穗稍晚,亩成穗多,穗层整齐。株高78厘米,株型紧凑,旗叶上举、叶色深绿。抗倒性较好。后期成熟落黄正常。穗纺锤型,长芒,白壳,白粒,籽粒角质较饱满。亩穗数43.3万穗、穗粒数35.1粒、千粒重41.4克。抗寒性鉴定:抗寒性较差。抗病性鉴定:高感赤霉病、纹枯病,中感白粉病,慢条锈病,中抗叶锈病。
品质分析:
2009年、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:籽粒容重828克/升、808克/升,硬度指数67.7(2009年),蛋白质含量13.53%、13.3%;面粉湿面筋含量30.3%、29.7%,沉降值30.3毫升、28毫升,吸水率64.1%、59.8%,稳定时间3.2分钟、2.9分钟,最大抗延阻力256E.U、266E.U,延伸性133毫米、148毫米,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、56平方厘米。
适应性:
2008~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35.7千克,比对照石4185增产5.3%;2009~2010年度续试,平均亩产517.1千克,比对照石4185增产5.1%。2010~2011年度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69.8千克,比对照石4185增产3.6%。
主要栽培措施:
1.高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~18万苗,中等地力每亩基本苗18万~22万苗。
2.浇好越冬水。
3.抽穗前后注意防治蚜虫,同时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赤霉病。
4.春季管理可略晚,控制株高,防倒伏。
种植季节:
适宜播种期10月1日至10月15日。
适宜种植区域:
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,河北省中南部,山西省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。该品种还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(南阳、信阳除外)、安徽省北部、江苏省北部、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。
风险提示:
◆请将种子放置在低温、干燥、通风处保存,注意防潮、防虫蛀、防高温、防雨淋、防重力挤压等,同时勿与化肥近距离存放。
◆品种因受种植地域、种植密度、土壤肥力、管理水平的不同及温湿度等因素影响,其产量水平、株高等性状会有所不同,因此本包装袋标注数据仅供参考。
◆条锈病和叶锈病等病害高发地区或年份慎用。
◆土传病害发病地块,建议播前药剂拌种。
◆本产品遇低温恶劣气候影响可能导致冻害。可通过冬前镇压、水肥管理,提早冬浇来预防冻害发生。遇高温可能发生干热风,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一喷三防。
◆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,请妥善保管购种凭证。
◆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品种说明书,按该品种栽培技术要点适时、适量播种和管理。
◆因气候、土壤等自然因素或栽培不当等非种子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失,本公司不承担责任。
◆本包装可装不包衣和包衣两种种子。不包衣种子为小麦本色,无毒;包衣种子为红色低毒(种衣剂成分:五氯硝基苯10.0%,辛硫磷5.0%),含有毒物质,严禁用该袋包装食品,若有中毒现象(如头昏、呕吐等),应服用阿托品解毒并及时就医。
产品规格:20kg -
中麦155产品性能
主要性状:
半冬性中熟品种,生育期243天左右,比对照良星99早熟1天,抗寒性较好。幼苗半匍匐,叶色草绿,旗叶斜上举,干尖较重。株型紧凑,株高72cm。茎杆中粗,腊质中,弹性较好。分孽成穗率较高,长方型穗,穗较长,穗粒数较多,亩穗数42.3万,穗粒数36.3个,千粒重40.3g,容重809.3g/L。长芒,白壳,白粒,硬质,籽粒较饱满。后期耐高温性好,落黄好,抗病性好。
抗病性鉴定:
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,2008~2009年度高抗白粉病,中抗叶锈病和条锈病;2009~2010年度高抗白粉病,中感叶锈
病和条锈病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,2017~2018年度轻感条锈病,中感叶锈病,小麦白粉病近免疫。
品质分析:
2011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哈尔滨)测定,籽粒粗蛋白(干基)13.16%,湿面筋30%,沉降值22.9mL,吸水率60.4%,形成时间2.4分钟,稳定时间1.9分钟。
适应性:
2008~2009年度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kg,2009~2010年度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0kg。2010~2011 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7kg。2017~2018年度亩产560.4kg,比对照增产6.0%。
栽培技术措施:
1、适期播种,基本苗15-20万/亩。
2、加强冬季田间管理,进行冬灌和春锄,培育壮苗。
3、起身期或拔节期施尿素15kg/亩,全生育期内浇底嫡水、拔节水和灌浆水。
4、及时防治蚜虫和杂草。
种植季节:
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。
适宜种植区域:
适宜黄淮冬麦区,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,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。
风险提示:
◆请将种子放置在低温、干燥、通风处保存,注意防潮、防虫蛀、防高温、防雨淋、防重力挤压等,同时勿与化肥近距离存放。
◆品种因受种植地域、种植密度、土壤肥力、管理水平的不同及温湿度等因素影响,其产量水平、株高等性状会有所不同,因此本包装袋标注数据仅供参考。
◆条锈病和叶锈病等病害高发地区或年份慎用。
◆土传病害发病地块,建议播前药剂拌种。
◆本产品遇低温恶劣气候影响可能导致冻害。可通过冬前镇压、水肥管理,提早冬浇来预防冻害发生。遇高温可能发生干热风,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一喷三防。
◆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,请妥善保管购种凭证。
◆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品种说明书,按该品种栽培技术要点适时、适量播种和管理。
◆因气候、土壤等自然因素或栽培不当等非种子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失,本公司不承担责任。
◆本包装可装不包衣和包衣两种种子。不包衣种子为小麦本色,无毒;包衣种子为红色低毒(种衣剂成分:五氯硝基苯10.0%,辛硫磷5.0%),含有毒物质,严禁用该袋包装食品,若有中毒现象(如头昏、呕吐等),应服用阿托品解毒并及时就医。
产品规格:20kg